您當前的位置 : 江西省地震局 > 新聞資訊 > 省局動態

江西省震災風險防治戰線上的“排頭兵”

記江西省震災風險防治中心范衛星工程師

來源:  發布日期:2023-08-23 17:08   編輯:羅麗

  8月18日,江西省地震局“2111”科技創新平臺開展8個指令性公共服務創新研究課題評審,江西省震災風險防治中心范衛星工程師圍繞《地震災害隱患精細化評估》課題思路、實施步驟和預期成果介紹了相關情況并接受了專家質詢。評審會結束后,范衛星立刻回到辦公室開始制作某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圖件,忙完已經到了半夜。等回到家休息5-6個小時后又趕車前往外地地震區評工地現場開展工作。

  這是范衛星平凡的一天,也是多年來他的生活常態。作為江西省地震局震災風險防治中心的一員,他的工作涵蓋了現場勘察、數據分析、圖件制作和報告撰寫等多個方面,此外他還要積極參加全省地震災害風險防治等專項工作。盡管工作中的困難和挑戰層出不窮,范衛星始終兢兢業業,努力工作,為做好全省地震災害防治工作做出了顯著貢獻。

  無懼風雨交加無視嚴寒酷暑

  在野外進行現場勘察和數據測試是范衛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完整收集地層結構分布、地層剪切波速、地下水位、軟土層厚度分布及覆蓋層厚度等資料。他經常背負重量繁重的設備和工具,忍受難耐的高溫、刺骨的寒冷連續堅守,還時刻要攀爬陡峭的山峰,穿越彎曲的河流,面對蚊蟲叮咬和毒蛇的潛伏和突然而至的暴雨,現場收集、整理和分析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資料。因為工作需要,他經常都是連續三四個月在各地來回穿插,吃住在各個工程現場,幾個月周末都不能和家人團聚。

  在江西省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工作中,范衛星承擔了試點縣鉆孔資料收集及標準鉆孔鉆探工作,參與了風險普查、房屋設施加固重點工程實施方案編寫及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實施有關工作;2021年以來,江西省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全面推行,他還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了多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區評項目,為保障城市地震安全、改善營商環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第六代全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編制工作中,范衛星承擔江西省范圍內場地地震工程地質條件勘察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共收集省內2003年以來已開展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區域性地震安全性評價任務中滿足要求的鉆孔資料1000個,資料涉及鉆孔基本信息、鉆孔柱狀圖、剪切波速、巖土動力試驗參數、標貫、場地類別等,完成所有數據匯交并編制江西省場地地震工程地質條件勘察鉆孔場地類別分布圖(1:25萬)。

  燈火通明的辦公室經常冒煙的打印機

  除了野外調查,范衛星還需要在辦公室耐心地進行大量的數據處理和分析工作。包括整理和分析野外收集到的數據、鉆孔分布圖、工程地質分區圖,形成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確保地震危險性的概率分析、場地地震動參數確定和地震地質災害評價等材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無數個深夜,范衛星都堅持不畏疲勞的分析數據,核對細節,為了確保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進行復雜的數據處理和模型運算,對他的眼睛、頸椎和全身都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在單位組織的定期體檢中常常亮起紅燈。為了保證工作的質量和準時完成任務,他常常加班加點,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

  為了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的準確性和前瞻性,范衛星還經常進行科研攻關和技術創新。他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和學習活動,學習最新的軟件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參與研究項目、發表論文。這些工作要求他們不僅在日常工作之余進行科研,還需進行大量的文獻研讀和理論研究,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作為防災學院的優秀畢業生和江西省防震減災戰線上的業務骨干。范衛星始終牢記“防震減災,造福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勤學苦練,無私奉獻是他的標桿,披荊斬棘,前行無畏是他的信仰。范衛星用自己扎實的專業功底,積極的工作態度和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展現了江西防震減災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專業操守,為江西省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范衛星在地震安全性評價現場開展剪切波速測試及記錄工作

(作者:李超)

網站地圖 | 網站聲明 | 聯系我們 | 繁體

贛公網安備 36010202000311號

版權所有:江西省地震局 未經許可 不得復制轉載 網站標識碼:bm53140001 贛ICP備06002457號-2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東大道6929號 郵編:330026 電話:0791-88623544
E-Mail:jxsdzjldxx@163.com 技術支持:大江網